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日期: 2019-06-19
浏览次数: 239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31日 04版

 


【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


在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钢铁板材是最常见不过的“铁疙瘩”,但经过技术处理,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焊接实验室特级技师曲岩把他们变为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从“铁疙瘩”到“艺术品”,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而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作为中铁山桥集团一名一线电焊工人,20多年的电焊生涯让曲岩拥有一份不凡的成绩单: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第二届“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技术工人”,他用专注、坚守与追求极致演绎着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



传承百年老店的“工匠精神”



中铁山桥制造了我国第一座钢桥、第一组道岔,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钢桥的摇篮,道岔的故乡”。

“百年老字号企业能够流传到今,必然有它的根和血脉,一种难能可贵的红色基因更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这就是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曲岩说,自己的成长与工业文化的熏陶、企业的培养、老劳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今年是曲岩从事焊接工作的第21年,自1998年从山桥技校毕业后,他就来到项目生产第一线。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企业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曲岩深谙,作为一名“焊接工匠”,掌握稳定的焊接技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勤学苦练。

拿起焊枪,就意味着质量与责任。“焊缝是钢桥的生命线,每一条都马虎不得,它直接关系到大桥的建造质量。”曲岩说。

2001年,曲岩来到秦沈客运专线项目上工作,这是我国铁路史上第一个主梁全断面焊接桥梁,也是高铁的试验段。为了抢工期,他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工作,晚上八九点才收工。“一天下来要更换焊条几百次,每天早上拿焊钳的那个手都不敢打弯、一打弯就疼。”曲岩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磨砺下,他的焊接技术迅速提高。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2002年,曲岩参与了润扬长江大桥的建设,这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开始焊接闭口肋对接焊缝时,第一层总有细小的裂纹出现。经过多方面尝试比较,我提出了采用小电流先将拐角处分道焊接,再整体焊接盖面的方案。最终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生产难题。”曲岩回忆。

从苏通大桥到香港昂船洲大桥,从润扬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从重庆朝天门大桥到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中都有曲岩的身影。

“事业不分大小,无论什么样的岗位,只要全心付出就能够有所收获。”曲岩的话很朴实,却让人越琢磨越有味道。


 

舞动的焊花是有魔力的



 焊接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曲岩却要把它做到极致。“别看我们的工作只是把焊接物粘合在一起,要焊得牢、焊得平,这里的学问大着呢。可能终极一生,我也不敢说能够走到焊接的巅峰”。他说。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2012年,中铁山桥成立了以曲岩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开展大桥钢结构制造工艺研究。随后,曲岩工作室参与了美国纽约维拉扎诺大桥的桥面维修以及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等一系列超级工程的攻关项目。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厂内板单元制造中,钢箱梁节段拼装时对接焊缝多,斜底板爬坡对接、腹板立位对接焊缝多,而且焊缝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传统的焊接工艺及大型的焊接机器人都遭遇挑战。

在建设中,曲岩和他的团队迎难而上,他们优选焊接工艺参数应用于钢箱梁整体拼装和钢锚箱的焊接生产,焊缝外观成形美观,质量稳定,内部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100%。这一焊接工艺创新填补了我国钢桥制造领域的空白。

 “这个焊接变形控制法,可以更好地减小焊接修正难度”“这样改变一下组装焊接顺序,可以减小变形”……曲岩的常用笔记本上,精细记录着每一个焊接步骤。他对焊接的热爱,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在参与德国铁路桥的生产任务中,针对焊枪角度如何调整、焊接时电流电压如何配比、焊丝应如何摆动等问题,曲岩制定了针对性方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锚箱焊接是桥梁质量的命脉,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曲岩在塞尔维亚萨瓦桥焊接中调整仰角位置,降低操作难度,使锚箱焊接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98%……


爱国情 奋斗者:让焊接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


“电焊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是一件辛苦活。”在炎热的夏天,别人都穿起了短裤短袖,但为了避免焊接时被溅起的火花烫伤,曲岩只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汗水浸透衣服是寻常事。然而,对他来说,沉浸在工作中,神情专注地在钢铁上“绣花”却是一种享受。“电弧炽热、火星飞舞中,彷佛世界变得寂静了。焊花盛放、焊条熔合,在我眼中,舞动的焊花是有魔力的。”曲岩说。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24
    2025 - 03 - 18
    3月17日,从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现场传来喜讯,由中铁装备与中铁隧道局联合打造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中铁1398号)”,成功掘进突破5000米大关,距离江心仅剩660米,标志着隧道建设正式迈入全面高速智能掘进新阶段。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设计时速最高(350公里/小时)、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高铁隧道工程。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千米,由“领航号”盾构机(总长约148米,总重约4000吨)承担主要掘进任务。面对生态环境敏感、地层复杂多变等施工难题,“领航号”盾构机凭借中铁装备为其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成套技术,取得单月掘进纪录高达718米,平均月掘进达到600米的优异成绩。这套盾构机智能化成套技术集成五大核心子系统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核心一:ATO盾构自主掘进系统融合自动控制技术与动态决策优化技术,成功实现盾构机自主掘进与精准自动纠偏,以及泥水环流系统的全自动化运行。在确保掘进安全可靠的同时,开创了“有人监护,无人操作”的掘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施工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引领盾构施工技术迈向新高度。核心二:管片自动吊运系统集管片智能识别、吊具防摇控制、人员安全预警等前沿技术于一体,实现了从管片精准识别抓取,再到全自动化运输的一站式智能管理。该系统不仅极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将作业效率推向新的水平。施工效率提升了20%以上,实现累计完成10500块零误差作业,以世界领先水平诠释“科技解放生产力”。核心三:管片自动输送系统专为提升管片运输工序效率与安全而生,助力盾构智慧施工加速前行,实现管片转运全自动化升级。该系统深度融合智能管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安全监测技术等,全面推动管片输送作业向更安全、更自动化的新境界迈进,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新步...
  • 点击次数: 23
    2025 - 03 - 15
    近日,中铁装备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系列隧道专用设备批量下线标志着公司形成了国内先进的钻爆法隧道施工关键工序新能源产品配套体系设计研发团队以创新驱动突破技术壁垒攻克了新能源三电系统在复杂施工场景中的应用难题设备核心亮点01绿色化施工零排放、零污染,解决隧道内与人争氧的难题。单台设备每年可节约能耗费用10-20万元,减排CO₂约10-30吨。02智慧能源管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具备“直流+交流”双充电模式,支持边作业边补能,有效缓解续航焦虑。03智能热管理智能热管理控制,可实现系统自动加热和冷却,增强设备复杂或极端工况的适应性。04动态能效优化散热系统自适应调节,实时监控并评估散热需求,动态调节散热功率,整体能耗利用率提升10%以上。05多场景作业模式设备支持动力电池应急作业,适应边坡支护、洞外作业等特殊场景,显著降低工程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中铁工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智能+绿色”隧道建造技术迭代升级在隧道专业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
  • 点击次数: 31
    2025 - 03 - 03
    2月25日,随着最后一项技术指标验收合格,由河南省水利二局集团和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水投6号”(中铁1483号)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通过验收下线,设备将应用于河南省汝阳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这是中铁盾构又一次服务水利项目的生动实践。项目概况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项目,为河南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覆盖2市5县的现代化灌溉体系,年均可引前坪水库水量1.55亿立方米,可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8万亩,对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乡镇供水保障程度,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设备介绍“水投6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开挖直径4.97米,整机长约153米,掘进区间总长约5.5公里,穿越地质复杂,主要为泥岩夹砾岩、泥灰岩、砂岩与泥岩互层等。针对以上地质特点,中铁装备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包括硬岩地层复合刀盘、刀具磨损检测、超大推力和扭矩储备、集成式自动保压人舱、后配套设备集成及管线美观化人性化布置等,使盾构机具备了超强的地质适应性能,有效解决了破岩、结泥饼、狭小空间、高水压、地表沉降等多项难题。此次下线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及创新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为国产隧道掘进机在长距离、大埋深引调水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案例,将为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 点击次数: 41
    2025 - 03 - 0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4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来自中铁工业的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5G工厂、中铁装备基于数据要素赋能的盾构机5G工厂成功入选。何为5G工厂?5G工厂是指将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5G工厂长什么样?“5G+”让一切皆美好中铁宝桥扬州公司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先后建成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信息化控制中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称号。▲智能数据分析平台01.“5G+”让管理更科学运用以太网、5G、WIFI等工具,搭建超融合云平台,以实时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为基础,实现精益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02.“5G+”让工艺更优化引进智能孔群检测设备,开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智能拼接板检测系统,切实提升零件检验水平。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提升产品二维和三维设计质量,优化生产工艺。03.“5G+”让生产更高效基于5G技术,建设跨平台的生产设备拓扑监控设计平台,实现制造单元设备在线实时监控,推动不同生产车间设备状态的分类管理。应用室内定位、视觉导航等技术,定制开发AGV自动叉车,优化厂内物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04.“5G+”让产业更智能智能制造及5G技术的应用,打通了公司全流程业务链条,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公司板单元和桁梁杆件自动化焊接率均提升至90%以上。加“数”提升 领跑未来中铁装备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先后建成盾构机5G智能工厂、透明工厂综合管控平台,获评"中国质量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
  • 点击次数: 42
    2025 - 01 - 13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铁宝桥南京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简介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是铁路道岔研发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营铁路道岔及配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仓储等业务。先后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质荣誉30余项。从生产流程的优化革新到绿色道岔的创新研发,从清洁能源的再生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持续推进企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创新迭代设计  研发绿色产品公司秉持“绿色低碳”道岔设计理念,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积极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道岔产品创新研发,做精产品线,做强产业链,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减振道岔开发道岔减振降噪技术,显著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噪音及振动,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减少过岔噪音对周边居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参与道岔统型研制,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更新,增强零部件互换性,实现不同型号道岔整组互换,增强了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适应更高运行速度与载荷要求。利用绿色低碳、减振降噪技术,成功研制多种型号的适用高原气候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具有无害化、环保易回收等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维护成本。 实施降耗增效  推进清洁生产道岔生产线融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配料和涂装。采用分时间隔转料节拍匹配、辅助机械手转运、多适用性钢轨涂装等技术,集道岔钢轨的自动化运转、输送、锯切、打砂除锈、...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766

传真:010-837777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