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铁工业正式披露2018年年报并召开业绩发布会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等30余家财经媒体陆续刊发文章,点赞公司2018年的优异业绩,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2018年中铁工业隧道施工装备业务、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道岔业务和铁路施工机械板块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业绩。分析指出,当前,国家正稳步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大力发展海南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都市圈,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这些都为中铁工业创造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可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环境必将持续向好。
上海证券报、东方头条 、同花顺财经 、金融界
随着国家基建“补短板”政策的逐步落地,川藏铁路、西(安)延(安)铁路、西(安)十(堰)铁路等大型铁路建设项目的陆续启动,适用于高原、高寒、地热、溶洞等复杂施工环境的“极端装备”市场需求量将快速增长。此外,在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地下多功能综合体等项目将成为城市建设新趋势,预计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投资将会保持一定强度,盾构机在新兴领域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的增长。
在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业务方面,2018年市场持续保持爆发式增长态势,中铁工业紧抓市场机遇、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中标质量,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陆续批复一系列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依托行业政策以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今年桥梁钢结构市场总体趋势将持续向好。
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业务方面,公司已完成磁浮车辆和跨座式单轨车辆的样车研制,正在积极推动项目落地。随着我国城镇化、特色小镇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以跨座式单轨、悬挂式轨道交通、磁悬浮等为代表的新兴轨道交通呈现出需求窗口期。
中国证券报、财富投资网、东方头条、中国企业报道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98亿元,同比增长12.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长10.56%;基本每股收益0.67元。公司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1.15元(含税)。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铁工业实现新签合同额308.4亿元,同比增长23.2%。对于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系公司盾构市场前期充裕的在手订单在本年转化为收入,同时本年大型钢结构项目完工较多,整体收入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正在从事的新兴业务包括新制式轨道交通车辆业务和环保业务。2018年,公司重组成立中铁磁浮,合资设立了中铁轨道,完成磁浮车辆和跨座式单轨车辆的样车研制,目前正在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另外,公司成立了中铁环境,正式进军环保领域。
证券日报、东方财富网、金融界、汇金网、中国资讯网
中铁工业的新兴业务亦逐渐成为其主营业务的一大看点。据悉,公司新型轨道交通车辆如期完成,致力于打造新的业绩增长引擎。2018年,中铁工业重组成立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目前,已完成磁浮车辆和跨座式单轨车辆的样车研制,目前正在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中铁工业所属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在实现“新时代号”跨座式单轨样车下线等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围绕“项目落地、产品多元、管理提升”的新目标,全力开拓市场,力争项目早日落地;中铁工业所属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将在优化和改进样车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向工程化转化,开展地铁磁浮、货运磁浮、公路磁浮、悬挂磁浮等新产品的研究,力争实现由技术向产品、由产品向项目、由项目向产业转化的道路。
展望未来,中铁工业在2018年报中指出,公司将努力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中铁工业,世界品牌”的宏伟愿景。
证券时报、e公司、顶尖财经网、云掌财经
2018年8月,暂停了近1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再次重启,当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陆续批复了苏州、重庆、济南、杭州、上海、长春等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合计总里程771公里,总投资6,268亿元,应用在地铁建设领域的盾构机将保持高位市场需求。2018年,中铁工业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当年度新签合同额141.7亿元,同比增长43%。记者注意到,2018年,中铁工业重组成立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目前,中铁工业已完成磁浮车辆和跨座式单轨车辆的样车研制,目前正在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此外,搜狐、新浪、网易、今日头条等各大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也对相关评论进行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