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桥飞架”助澳腾飞

日期: 2024-10-01
浏览次数: 77

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桥飞架”助澳腾飞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气氛中,10月1日,举世瞩目的澳门大桥(原名澳氹四桥)落成典礼在濠江之畔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由中铁工业参建的连接澳门和氹仔的第四条跨海大桥——澳门大桥建成通车。该桥是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

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桥飞架”助澳腾飞

澳门大桥位于澳门友谊大桥东侧,横跨外港航道和澳门水道,将澳门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相连,是构建澳门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大桥主线全长3.085公里,其中跨海段长约2.86公里,主桥长1370米,设置通航孔桥两座,主跨280米,桥梁主体结构使用Q420、Q500及Q690等高性能桥梁钢,整体构造轻质高效,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在大桥建设中,中铁宝桥承担了南主桥和南引桥约3.7万吨钢结构生产制造任务。中铁九桥承担了互通立交钢箱梁制造及现场配合安装任务,钢梁总重约2.3万吨。

通车前夕,澳门体育局举办“齐贺澳门大桥开通健步行”活动。万余名澳门市民以步行的方式从大桥南引桥处出发,行至北引桥位置再折返至南引桥起点。

技术攻坚 结构之难

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桥飞架”助澳腾飞

澳门大桥为大跨度内倾式钢桁-钢箱组合连续梁结构体系。这种新型结构,提高了整座大桥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但也给钢梁制造安装带来了许多新挑战和新考验。

在大桥建设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中铁宝桥项目团队针对内嵌弦杆钢箱梁和镂空式横联上弦块体的复杂构造,通过合理的块体划分、工装设计、焊接顺序、翻身调位及涂装前置等技术,改善了构件的焊接位态,避免了细长构件的施工难题;针对内倾式钢桁钢箱组合梁多节间大节段特殊结构研发了整体制作加预拼装一体化制造技术、多点三维关系测量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单构件精度分析和构件间模拟搭载分析,解决了上下层结构的双层空间定位难题,攻克了结构制造难题。

在钢箱梁制造过程中,中铁九桥项目团队创造性采取将“无码拼装+反变形”工艺应用到钢箱梁板单元的双拼工序和节段总拼工序中,有效控制板单元双拼的焊接收缩、变形,为钢箱梁节段的精确组拼、匹配奠定基础。该工艺的成功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母材的损伤,提高了焊接质量,为桥梁整体使用寿命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匠心引领 铸就精品

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桥飞架”助澳腾飞

“困难再多,咱也不能退缩,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作为中铁宝桥澳门大桥桥位项目经理,郭志军每天要处理筛选各类生产施工信息,统筹协调大小事件。面对特殊的钢桁-钢箱组合梁结构及每月三次吊装的工期要求,他积极与项目联营体、监理单位、协作单位沟通对接。

在梁段SH16-SH17环缝拼焊时,由于工人在焊接完成后漏将石棉布覆盖在焊缝表面,导致冷却速度过快,在上弦环缝焊接完成后自检探伤时,竟发现了少量裂纹。澳门大桥桥位质检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刘昊第一时间深入现场、寻找原因,及时梳理焊接工艺,最终保障焊缝探伤合格率达到100%。“回忆那紧张一刻,我依然觉得宁愿多费工费力,也不能将一丝安全隐患留在桥上,不能为大桥建造留下任何质量瑕疵。”刘昊说。

“镜海长虹”澳门四条跨海大桥

澳门大桥正式通车,“四桥飞架”助澳腾飞

加上这座落成的澳门大桥,澳门目前已建成四座跨海大桥,构成澳门标志性的“镜海长虹”景观。

1974年建成通车的嘉乐庇总督大桥,又称“澳氹大桥”,是澳门第一座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跨海大桥。澳氹大桥上设有双向两车道,桥下可容纳大型客轮通航,它的建成结束了澳门半岛与氹仔、路环之间只能靠轮渡往返的历史,为澳门经济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

随着氹仔和路环的发展蒸蒸日上,原有的一座跨海大桥经常出现拥挤,于是从1990年起,澳门用了4年时间建成了全长4000多米的友谊大桥。

澳门回归祖国之后,第三座连接澳门半岛和离岛的跨海大桥——西湾大桥建成通车。通过双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了澳门整体的交通布局。

如今,澳门大桥通车。车水马龙的大桥连接着澳门市民的跨岛往来,见证着澳门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将与港珠澳大桥一起成为澳门深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对发挥澳门联通世界的作用、推动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重要意义。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27
    2025 - 03 - 03
    2月25日,随着最后一项技术指标验收合格,由河南省水利二局集团和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水投6号”(中铁1483号)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通过验收下线,设备将应用于河南省汝阳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这是中铁盾构又一次服务水利项目的生动实践。项目概况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项目,为河南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覆盖2市5县的现代化灌溉体系,年均可引前坪水库水量1.55亿立方米,可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8万亩,对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乡镇供水保障程度,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设备介绍“水投6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开挖直径4.97米,整机长约153米,掘进区间总长约5.5公里,穿越地质复杂,主要为泥岩夹砾岩、泥灰岩、砂岩与泥岩互层等。针对以上地质特点,中铁装备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包括硬岩地层复合刀盘、刀具磨损检测、超大推力和扭矩储备、集成式自动保压人舱、后配套设备集成及管线美观化人性化布置等,使盾构机具备了超强的地质适应性能,有效解决了破岩、结泥饼、狭小空间、高水压、地表沉降等多项难题。此次下线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及创新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为国产隧道掘进机在长距离、大埋深引调水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效案例,将为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 点击次数: 35
    2025 - 03 - 0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4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来自中铁工业的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5G工厂、中铁装备基于数据要素赋能的盾构机5G工厂成功入选。何为5G工厂?5G工厂是指将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5G工厂长什么样?“5G+”让一切皆美好中铁宝桥扬州公司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先后建成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信息化控制中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称号。▲智能数据分析平台01.“5G+”让管理更科学运用以太网、5G、WIFI等工具,搭建超融合云平台,以实时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为基础,实现精益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02.“5G+”让工艺更优化引进智能孔群检测设备,开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智能拼接板检测系统,切实提升零件检验水平。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提升产品二维和三维设计质量,优化生产工艺。03.“5G+”让生产更高效基于5G技术,建设跨平台的生产设备拓扑监控设计平台,实现制造单元设备在线实时监控,推动不同生产车间设备状态的分类管理。应用室内定位、视觉导航等技术,定制开发AGV自动叉车,优化厂内物流,极大提高生产效率。04.“5G+”让产业更智能智能制造及5G技术的应用,打通了公司全流程业务链条,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公司板单元和桁梁杆件自动化焊接率均提升至90%以上。加“数”提升 领跑未来中铁装备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深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先后建成盾构机5G智能工厂、透明工厂综合管控平台,获评"中国质量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
  • 点击次数: 40
    2025 - 01 - 13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铁宝桥南京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简介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是铁路道岔研发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营铁路道岔及配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仓储等业务。先后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质荣誉30余项。从生产流程的优化革新到绿色道岔的创新研发,从清洁能源的再生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持续推进企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创新迭代设计  研发绿色产品公司秉持“绿色低碳”道岔设计理念,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积极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道岔产品创新研发,做精产品线,做强产业链,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减振道岔开发道岔减振降噪技术,显著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噪音及振动,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减少过岔噪音对周边居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参与道岔统型研制,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更新,增强零部件互换性,实现不同型号道岔整组互换,增强了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适应更高运行速度与载荷要求。利用绿色低碳、减振降噪技术,成功研制多种型号的适用高原气候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具有无害化、环保易回收等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维护成本。 实施降耗增效  推进清洁生产道岔生产线融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配料和涂装。采用分时间隔转料节拍匹配、辅助机械手转运、多适用性钢轨涂装等技术,集道岔钢轨的自动化运转、输送、锯切、打砂除锈、...
  • 点击次数: 47
    2025 - 01 - 0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意见百万网友和粉丝热情参与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央企十大热搜”……中铁工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参建的深中通道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入选“央企十大热搜”。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6月30日下午3时,历经7年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该工程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包括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匝道桥及附属设施,全长7.24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10月28日,“国资小新”联合淘宝、微博共同打造的2024年双11“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如约而至!更多大国重器与科技创新,更多民生好物与低调国货,一整个上架的大动作,一整套新玩法新功能,不仅能“看”能“秀”,而且能“买”能“用”。在隆重推出的20件“大国重器”中,就包括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隧道掘进机“永宁号”。“双11”期间,超过1100万人次在淘宝平台搜索“国资小新”及相关产品,超过170万人加购或收藏“大国重器”。2025,我们将以“进”的勇气、“新”的思路、“实”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征程中,以奋斗姿态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
  • 点击次数: 41
    2024 - 12 - 12
    从珠海平沙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眺望,黄茅海跨海通道犹如长龙卧波,5座“小蛮腰”出海,气势非凡!12月11日,中铁宝桥参建的国家级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这是继6月深中通道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年内迎来的又一重磅成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西部沿海高速,是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跨江通道。项目全长约 31km,海上段长度约14km,设计时速100km/h。其中,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3标段黄茅海大桥主桥钢箱梁与主塔钢锚梁的生产制造任务。黄茅海大桥主桥为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钢箱梁全长2200m,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创新领航  智能建造建设过程中,因大桥跨径大、载荷能力要求高,桥面板为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对钢箱梁制造的匹配精度要求极为严格。技术团队依托中铁宝桥舟山钢桥梁基地,构建了国内先进的钢桥梁智能制造“五线一系统”,涵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以及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钢桥梁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在焊接工序方面,自主研发的 U 肋内外专机焊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自适应调整,成功解决了焊接质量不稳定、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创新突破  技术攻坚针对黄茅海大桥钢箱梁制造关键环节,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攻坚,通过研发了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一次整体组拼及微变形无应力控制技术、基于协作式焊接机器人的分体式钢箱梁全场景自动化焊接及全过程无码制造技术,实现了分体钢箱梁几何尺寸与变形的有效控制...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766

传真:010-837777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