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丨中铁工业召开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

日期: 2023-02-20
浏览次数: 1109

2月17日,中铁工业在京召开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企业负责人会及中国中铁2023年系列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团结带领全公司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担当作为、锚定目标、笃行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中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大国重器 智造未来丨中铁工业召开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党委、董事会工作)张威在会上作讲话,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卓普周作行政工作报告。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陈立峰、谭顺辉、王建喜、宁辉东、谢喜安、石庆鹏、王杜娟及高管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飞主持会议。


张威作了题为《稳中求进提质效 奋楫笃行促改革 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中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讲话,对2022年党委和董事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对2023年企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明确了做好2023年工作总的要求,确立了“三增两控五提升”的发展目标。

张威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铁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中铁工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有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委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严格落实证券、国资双重监管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迎难而上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推动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张威指出,2023年工作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中铁年度系列会议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十四五”发展战略不动摇,立足制造业、服务建筑业,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锚定一个目标,构建“三峰”党建,完善三个机制,优化四大体系,推进五项工程,全面推动中铁工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公司总体工作基调是:坚持“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求强、稳中向优”。

张威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涉及内容广、覆盖面全、实现难度大,需要公司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压实责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23年要坚持“13345”年度工作思路,要锚定一个目标,勇担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使命;构建“三峰”党建,发挥政治引领保障新作用;完善三个机制,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新效能;优化四大体系,增强企业发展引擎新动能;推进五项工程,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新步伐,同时,要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公司上下要时刻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发扬“开路先锋”的冲劲、闯劲和拼劲,稳中求进提质效,团结奋斗促改革,全面加快推动中铁工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三型三商”高新工业企业而不懈奋斗!


卓普周作了题为《坚定信心  埋头苦干 全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卓普周从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经营质量有效提升、安质生产平稳有序、管理提升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等五个方面总结了2022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从着力改革攻坚,有效提升治理效能;着力经营统筹,有效提升竞争格局;着力大商务管理,有效提升效益水平;着力创新管理,有效增强发展动能;着力运营管理,有效提升精益水平;着力党建协同,有效凝聚奋斗合力等六个方面总结了202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宝贵经验,分析了形势、提出了策略、明确了目标。

卓普周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综合考虑以上及中国中铁和公司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三增两控五提升”的年度工作目标,奋斗目标重在稳增长、增效益、深改革、强管理、促创新、防风险。

卓普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所在,并就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战略引领,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发展动能;二是建强经营能力,加大经营管理,有效提升规模质量;三是优化创新体系,加强研发管理,系统提升科研实力;四是强化过程管理,严控安全质量,打造履约管理新水平;五是强化提质增效,加强系统联动,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六是强化预算管理,着力资金管控,严控经济运行风险;七是强化整体规划、做实过程管控,稳妥推进数智升级;八是深化体系能力,加强履约管理,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九是加强投资管理,严格合规控制,持续补强短板弱项;十是强化队伍建设,激发人员活力,增强人力资源效能。

卓普周强调,新的一年,机遇难得、重任在肩,身处新时代,唯有有意义的拼搏和内在的充盈才能不负时代韶华,尽管形势多变,但敢于担当,才显英雄本色,让我们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与时间赛跑、与挑战搏斗,不破楼兰誓不还,用汗水和智慧全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公司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司副总经理石庆鹏向大会作了《一届四次职代会提案处理和一届五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


公司集体合同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飞向大会作了《<2022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和<2023年集体合同>(草案)起草情况报告》。


公司职代会民主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立峰宣读了《中铁工业一届五次职代会民主评议、测评和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大会听取审议了公司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述职述廉,进行了民主评议;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了测评;对职工监事履职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大会表决通过了《一届四次职代会提案处理和一届五次职代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2022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和<2023年集体合同>(草案)起草情况报告》《2023年集体合同》(草案)《一届四次职代会闭会期间通过事项决议》和大会决议(草案);组织了大会提案交流。


卓普周、杨飞代表公司方和职工方签订了《中铁工业2023年集体合同》。


张威、卓普周与各单位党委书记、总经理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和《安全质量环保责任书》。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谭顺辉宣读了大会决议。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建喜宣读了《中铁工业关于奖励2022年度获得公司及以上优秀科技成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宁辉东宣读了《关于表彰2022年度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的决定》。


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谢喜安宣读了《关于表彰中铁工业2022年度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宣读了《关于表彰中铁工业2022年度先进女职工集体、先进女职工和先进女职工组织、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的决定》。


会议期间,对获奖集体代表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奖,举办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中铁工业2022年各业务领域成就展、企业文化建设文创成果展”,播放了2022年工作回顾专题片以及2022年先进典型专题片。


大会号召,公司全体职工要立即行动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稳中求进提质效,团结奋进促改革,全面加快推动中铁工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三型三商”高新工业企业而不懈奋斗。


在嘹亮的《中国中铁司歌》声中,中铁工业2023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公司机关部门副职以上人员及二级机构、外派机构领导干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等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38
    2025 - 09 - 10
    9月9日,中铁山桥和中铁宝桥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这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正式投入使用。今后,从常州到泰州通行时间,由1小时20分钟缩短为现在的20分钟左右。两项世界第一和四项世界首创常泰长江大桥由一座跨主航道的主跨1208米钢桁梁斜拉桥、两座跨专用航道的主跨388米钢桁梁拱桥和一座3×124米的非通航孔钢桁梁桥组成。两项世界第一:创下了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拱桥的世界纪录。四项世界首创:实现了减冲刷减自重台阶型沉井基础、“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四项世界首创设计。中铁山桥负责大桥(跨江段)主体工程钢桁梁、钢塔制造项目最大标段CT-A6标段,包含主航道桥常州侧Z0-Z86共计44个整体节段,录安洲专用航道桥、录安洲非通航孔桥的钢桁梁、附属钢构件及主塔防撞设施;中铁宝桥负责主航道桥南北钢塔、主航道桥跨中以北钢桁梁(含合龙段)、天星洲专用航道桥钢桁梁及附属结构。合计用钢量约27.2万吨。“五线一系统”引领钢桥制造新模式常泰长江大桥承载着巨大荷载与跨度,其下层桥面采用宽幅非对称结构,以此实现公铁同层功能。鉴于大桥跨度大、荷载能力要求高,主航道桥的上、下层桥面均采用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这种桥面板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每一个细节都需精益求精,才能确保桥梁稳固与安全。为保障大桥建设质量与效率,公司构建了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组焊生产线、钢桁梁杆件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总拼生产线、智能涂装生产线、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的“五线一系统”钢桥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了钢桁梁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桥梁制造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钢桁梁制造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技术突破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在制造过程中,项目团...
  • 点击次数: 94
    2025 - 08 - 29
    近日,由中铁装备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水电八局共同研制的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江汉领航号”,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始发。该设备专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1标输水隧洞量身定制,独头掘进距离创国内超大直径TBM之最。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工程输水总干线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具有大埋深、长线路、大洞径等技术特点和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岩石强度以及断层多等地质难点。本次始发掘进的“江汉领航号”TBM,开挖直径11.93米,整机长约180米,总重约3000吨,采用洞内组装,顺坡掘进,逆坡排水,掘进总长度约18.35公里,为全线掘进距离最长输水隧洞。截至目前,中铁装备为引江补汉工程提供的6台TBM,其中4台已成功始发,掘进总里程突破5000米大关。“江汉先锋号”是引江补汉工程下线的首台硬岩掘进机,也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开挖直径12.23米,整机长度约160米,重约2800吨。设备集成了综合地质预报系统、刀具磨损及状态监测系统、护盾卡机预警及评估系统、盾体润滑系统等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沿线复杂地质难题。同时,创新性地搭载了同步推拼技术。“江汉开拓号”开挖直径12.23米,同为国内目前水利工程应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也是引江补汉工程穿越最大断面、最长软岩变形段硬岩掘进机。该设备设计最小转弯半径800米,适应最大坡度±10%,可以完成隧洞开挖、出渣、支护、导向、材料运输等全套作业。设备采用盾体偏心、刀盘扩挖、双速减速机及盾体减磨设计,增加护盾卡机预警和评估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潜在施工风险。同时,研发应用了测量免搬站功能以及智能辅助掘进、数字钻机、超前探测系统等多项智能化技术,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服务。“江汉平安号”作为目前国内引水隧道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
  • 点击次数: 235
    2025 - 07 - 25
    7月24日,由中铁工业、四川水发集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铁城投、中铁六院协办,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中铁智能装备承办的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下线活动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董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许兴国,中国中铁党委委员、副总裁马江黔,成都市新津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建平,中铁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威,四川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向仕春,中铁六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建,以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央驻川企业、属地企业及中国中铁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此次仪式的成功举行。董里在致辞中指出,“川山甲1号”盾构机的下线是四川水利事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四川水发集团与中铁工业携手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将央企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盾构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攻克极端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难题,打造全国领先的川造高端装备品牌,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马江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把加强与成都的合作作为长期坚定的企业战略,双方深入合作历久弥新,共同见证了成都从区域交通枢纽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华丽蝶变。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中铁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布局”到“产出”的关键跨越,助力成都加快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能力。中国中铁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装备、品牌等优势,不断为现代化新成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服务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以实际行动参与成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级提升,...
  • 点击次数: 316
    2025 - 06 - 30
    6月30日,由中铁装备研制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先行号”(中铁1298号)正式始发,标志着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埋深最大的隧洞排水系统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北段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概况城西南排工程是浙江省杭州市为提升城西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特大型城市深隧排涝工程在国内的首次实践。该工程主要包括南北线和西线两部分,采用“Y”型布局,总长29公里的隧洞系统将城西洪水以300立方米/秒的排涝能力直排钱塘江,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近百万。设备详情基本参数:直径12.10米,整机全长90米,重2500吨。掘进任务:负责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工程北段5080米的隧道掘进,有7处平面转弯,最小转弯半径500米,最大埋深约53米,最大坡度为50‰。技术难点与应对:需穿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等,还将下穿居民区和地铁等重要城市通道。中铁装备设计团队针对长距离大断面泥岩地层掘进结泥饼、大埋深地层喷涌等问题,对刀盘结构强度及刀具布置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项目建成后,杭州城西防洪标准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城西南排工程不仅是防洪排涝重要保障,还将成为活水绕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 点击次数: 108
    2025 - 06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铁装备研发的专利《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荣获‌中国专利奖最高奖项——金奖。截至目前,中铁工业拥有中国专利金奖3项。一种可用于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针对矩形特大断面(开挖面积>100㎡)掘进机施工面临的矩形断面开挖成型难、大跨微拱支护定型难、土仓出渣掘进控型难三大世界性难题,发明了多刀盘复合开挖系统、抗剪式分块盾体系统、多螺机协同出渣及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设计出一种可用于特大断面三车道矩形隧道施工的顶管机,开创了三车道矩形隧道及大跨度地下空间机械法施工新工法,并广泛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地铁车站、下穿高速及高铁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大型钢结构集成等领域。该专利成果转化的首台套产品为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南湖号”,开挖断面14.82×9.446m,开挖面积达123㎡,具备最大推力14400t,装机功率2300kw,成功应用于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工程,实现了大跨度矩形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掘进一次机械化施工成型,改善了劳动工作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该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首个矩形顶管施工地铁站项目、世界首台复合地层矩形隧道施工项目等重大工程。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中铁山桥“一种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桥梁用Q345qDNH耐候钢的焊接方法具备接头力学性能优良、耐候性良好、焊接效率较高等优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耐候钢桥梁领域的焊接技术空白,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桥梁建造领域重大技术突破,保障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环保、健康与安全,对中国桥梁制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的经济效益总计约40亿元。该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盘江特大桥、官厅水库公路特大桥、洪塘大桥、黑河大桥、美国阿拉斯加铁路桥等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899

传真:010-83777728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