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工业“十四五”战略研讨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京召开
来源:
日期:
2020-10-28
浏览次数:
181
为深入总结“三个转变”最新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科学谋划企业“十四五”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10月15日,中铁工业以“三个转变”为统领谋划“十四五”战略研讨会暨2020年第五次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会在京召开。中国中铁党委第四巡视组组长李辉,组员田秀海,中铁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易铁军,总经理李建斌出席会议;特邀专家工信部研究员、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孙瑞,北京市政研会副秘书长朱华东,思想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艳杰,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杨宝钧到会研讨;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黄振宇主持会议;纪委书记陈立峰,副总经理谭顺辉、曹登敬,三总师副职,机关各部门、在京直属机构负责人在中铁工业会场参会;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视频联线形式在分会场参会。
会上,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10月14日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以‘三个转变’统领‘十四五’规划,助力建设世界一流高新装备制造企业”会议主题,易铁军、李建斌联系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做了主题发言,总结了前一阶段企业践行“三个转变”的具体工作,阐述了“三个转变”对中铁工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易铁军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思想的指引下,公司上下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在6年多砥砺奋进的征程中创造了可喜的发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必须要放在全球化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放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放在中央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来思考谋划。这“三个放在”,应当是中铁工业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的基点,也是进入“十四五”这个新发展阶段后,把握新特征、思考新问题的重要坐标。
易铁军强调,要高举“三个转变”思想旗帜,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将“三个转变”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信条和管理理念,深入研究“三个转变”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破解难题改革发展的方法论。要以“三个转变”为根本遵循,以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融结合、协同创新、选人用人、风险防范、体制机制等关键环节有所作为并取得良好成效。要把握机遇、勇开新局,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为实现中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高新装备制造企业而努力奋斗。
李建斌指出,“三个转变”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是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一把“金钥匙”,践行“三个转变”,是体现责任担当、做到“两个维护”的生动体现,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遵循。
李建斌强调,要高举“三个转变”思想旗帜,努力打造中铁工业世界品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持久的定力,注重走自主创新的自力更生,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尽快突破解决“卡脖子”技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障我国供应链和价值链安全,早日实现“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的目标要求。要从中铁装备“排头兵”式的“点”壮大为中铁工业“联合纵队”式的“线”,再扩大到中国中铁及中央企业的“面”,不断扩大“三个转变”的影响。要创造市场、引领需求,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建立完备的工业品品牌营销方案,提升公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当天,特邀专家孙瑞、朱华东分别作了《“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时代解读 “双循环”新格局下推动企业高增长》《践行“三个转变” 振兴民族工业 关于中铁工业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创新实践》专题报告,杨宝钧就“十四五”时期践行“三个转变”重点工作提出咨询建议。中铁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卓普周作了《关于践行“三个转变”再出发的规划和思考》的视频交流发言。
-
-
点击次数:
23
2025
-
01
-
13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铁宝桥南京公司凭借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简介中铁宝桥南京公司是铁路道岔研发制造领域的骨干企业,主营铁路道岔及配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制造、安装铺设、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仓储等业务。先后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等国家级及省市级资质荣誉30余项。从生产流程的优化革新到绿色道岔的创新研发,从清洁能源的再生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持续推进企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创新迭代设计 研发绿色产品公司秉持“绿色低碳”道岔设计理念,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积极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道岔产品创新研发,做精产品线,做强产业链,搭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减振道岔开发道岔减振降噪技术,显著降低列车过岔时的噪音及振动,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减少过岔噪音对周边居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参与道岔统型研制,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更新,增强零部件互换性,实现不同型号道岔整组互换,增强了道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适应更高运行速度与载荷要求。利用绿色低碳、减振降噪技术,成功研制多种型号的适用高原气候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具有无害化、环保易回收等特性,大幅降低了用户维护成本。 实施降耗增效 推进清洁生产道岔生产线融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配料和涂装。采用分时间隔转料节拍匹配、辅助机械手转运、多适用性钢轨涂装等技术,集道岔钢轨的自动化运转、输送、锯切、打砂除锈、...
-
点击次数:
26
2025
-
01
-
0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意见百万网友和粉丝热情参与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央企十大热搜”……中铁工业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参建的深中通道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入选“央企十大热搜”。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6月30日下午3时,历经7年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该工程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包括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匝道桥及附属设施,全长7.24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10月28日,“国资小新”联合淘宝、微博共同打造的2024年双11“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如约而至!更多大国重器与科技创新,更多民生好物与低调国货,一整个上架的大动作,一整套新玩法新功能,不仅能“看”能“秀”,而且能“买”能“用”。在隆重推出的20件“大国重器”中,就包括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隧道掘进机“永宁号”。“双11”期间,超过1100万人次在淘宝平台搜索“国资小新”及相关产品,超过170万人加购或收藏“大国重器”。2025,我们将以“进”的勇气、“新”的思路、“实”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征程中,以奋斗姿态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
-
点击次数:
28
2024
-
12
-
12
从珠海平沙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眺望,黄茅海跨海通道犹如长龙卧波,5座“小蛮腰”出海,气势非凡!12月11日,中铁宝桥参建的国家级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这是继6月深中通道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年内迎来的又一重磅成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西部沿海高速,是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跨江通道。项目全长约 31km,海上段长度约14km,设计时速100km/h。其中,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3标段黄茅海大桥主桥钢箱梁与主塔钢锚梁的生产制造任务。黄茅海大桥主桥为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钢箱梁全长2200m,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创新领航 智能建造建设过程中,因大桥跨径大、载荷能力要求高,桥面板为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对钢箱梁制造的匹配精度要求极为严格。技术团队依托中铁宝桥舟山钢桥梁基地,构建了国内先进的钢桥梁智能制造“五线一系统”,涵盖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以及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钢桥梁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在焊接工序方面,自主研发的 U 肋内外专机焊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自适应调整,成功解决了焊接质量不稳定、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创新突破 技术攻坚针对黄茅海大桥钢箱梁制造关键环节,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攻坚,通过研发了大断面分体式钢箱梁结构一次整体组拼及微变形无应力控制技术、基于协作式焊接机器人的分体式钢箱梁全场景自动化焊接及全过程无码制造技术,实现了分体钢箱梁几何尺寸与变形的有效控制...
-
点击次数:
14
2024
-
12
-
05
12月4日,正值第七个“世界隧道日”,从德国汉堡地下储热供热隧道项目(以下简称:热能隧道)传来捷报,中铁装备研制的土压盾构机 “中铁1144号”成功穿越易北河抵达接北岸收井,顺利完成汉堡热能隧道掘进任务,标志着中国盾构技术首次在德国应用告捷。项目概况热能隧道项目作为连接工业区和城区供热“咽喉”通道,全长约1165米,整条隧道下穿德国第二大河流——易北河,掘进地质主要以碎石、砂、砂土、黏土、沉积石灰岩为主,平均埋深达30米,最大水土压力约为4.5巴。这条隧道和其配套地下设施将把汉堡南部工业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储存并输送到汉堡北部的港口新城,其核心是回收工业区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并通过盐水在地下储存热量,代替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在冬季为当地居民供热。设备介绍为有效应对项目中的高水压环境和对沉降精度的严格控制要求,公司结合德国客户需要,为其量身定制一台开挖直径4.57米,总长约278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设备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时,还首次在小直径盾构上引入了符合CE标准的独立人舱设计,以及回转式管片小车等人性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为确保设备顺利贯通,公司采用属地化服务团队,以迅疾响应、高效服务,为设备顺利掘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设备掘进期间,取得了日最高掘进20.4米的好成绩。
-
点击次数:
48
2024
-
11
-
10
从峡谷里径直吹来的风在耳旁呼啸而过脚下是600多米深的花江大峡谷……这里是位于贵州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接壤处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11月4日由中铁宝桥参建的花江峡谷大桥顺利首吊标志着该桥已进入吊装阶段为明年通车运营奠定了基础工程概况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建于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全长2890米,主桥桥面与谷底的北盘江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相当于220层楼高。公司承担花江峡谷大桥约22000吨钢桁梁、桥面系制作加工、拼装、安装任务。截至目前,现场已完成70个节段组装任务,总重达15400吨。01技术准备大桥主桁杆件整体节点孔群较多,连接关系复杂,孔群的制孔精度直接影响桥位安装进度及质量。为此,技术人员采用了数字化BIM建模技术、设计可靠的工装设备、优化制孔工艺、三维数控划线钻孔等技术手段,为生产制作保驾护航。02生产制作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套料下料技术、数字化生产组织系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全熔透焊接技术、接头板残余应力消除技术等多种措施,控制弦杆焊接变形,保证了钢桁梁制造的质量和效率。03现场拼装大型桥面块体采用了倒装制作技术,钢桁梁节段采用实体匹配预拼装+三维数字扫描虚拟预拼装技术,在保证节段拼装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桥位节段安装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大桥建成后,将超越北盘江大桥,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大桥也将峡谷两岸的行车时间由近1小时缩短到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