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由中铁工业联合江西理工大学、中铁六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设计、建设的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省兴国县顺利竣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李卫、杨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等5位院士和多位专家齐聚兴国,共同见证“红轨”竣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洪杰以视频形式出席。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俊卿,赣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克坚,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中国中铁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新生,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何琦,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兴国县委书记李贱贵等与院士专家出席竣工仪式并共同启动通车按钮,标志着世界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正式竣工。中铁工业总经理卓普周出席竣工仪式并与相关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副总经理谭顺辉参加仪式。
中国中铁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新生表示,中国中铁为“红轨”项目的勘察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提供了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红轨”试验线的竣工不仅是项目各方深入贯彻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积极探索,而且为我国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智能化、现代化轨道交通网开启了新的里程碑,也为革命老区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竣工仪式上,中铁工业总经理卓普周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永磁磁浮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该试验线因处于革命老区“将军县”兴国县,被誉为“红轨”,是“磁浮+文化+旅游”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了永磁悬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继电磁悬浮、超导磁浮之后,开辟的一种新的磁悬浮技术路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稀土材料应用及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此次建成的试验线南起永丰站(高铁兴国西站),沿站前大道东侧绿化带敷设,北至静调库,线路正线长度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试验线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建设,中铁六院作为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工程总承包管理、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发。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中铁宝桥、中铁九桥承担了车辆、道岔、轨道梁、钢立柱等研制任务以及全线土建施工、综合联调和试运行等工作。
中铁科工为该项目研制的“兴国号”车辆采用2节编组,额定载客人数为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km/h,具有节能环保、非接触式牵引、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中铁宝桥为该项目设计研发的永磁悬挂式单开道岔,首次将永磁悬浮技术、回转转辙型式融合应用于悬挂结构道岔制造中,实现了悬挂式永磁磁浮稳定可靠换线,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中铁九桥建设了“红轨”项目站房、静调库,以及全线混凝土桥墩、桩基、承台等土建工程施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