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A
A
公司动态
联系 CONTANT 联系我们

深化改革永不止步 ‖ 中铁装备用改革奏响践行“三个转变”最强音

日期: 2021-12-14
浏览次数: 347

深化改革永不止步 ‖ 中铁装备用改革奏响践行“三个转变”最强音


2021年11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评估结果的通知》,中铁工业所属中铁装备被评为全国21户标杆企业之一,这既是对企业改革工作阶段性成果的认可,更是对下一步坚定改革步伐、推进改革深化的鞭策和鼓舞。


自2020年4月中铁装备入选“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以来,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中铁装备持续高质量推进改革工作,通过深入学习政策,细化压实责任,聚焦改革重点难点,构建军令状、信息交流、工作督导以及考核机制等,全力在科改行动的五个方面进行发力,确保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奋力开创中铁装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完善公司治理上见成效


完善公司治理、更好的发挥董事会等各治理主体作用,对企业确定发展战略、明确研发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考核分配等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意义。


中铁装备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实做好董事会建设,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董事配强配齐,不断完董监事履职机制,落实董事会职权。目前,公司范围内共有5户法人建立了董事会,并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多数。加强了专兼职董事、监事的管理,对其薪酬及绩效管理进行了明确,提高董事履职的积极性,确保董事都有足够的能力、时间和工作精力完成董事职责。2021年,在上级的支持下,中铁装备还聘请了独立董事,获得了本级董事会对员工总量五年周期管理、工资总额备案管理、中长期激励方案审批和总部机构设置等权限,更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动能。


同时,中铁装备在内部管理上不断发力,加快推进“三项管理变革”,通过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变革,形成一套以市场、客户、需求、产品为牵引,以跨领域协作流程、跨职能项目团队为支撑的高效产品研发体系。以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匹配战略需求,科学制定供应链变革任务,通过调研诊断,不断建立与修正预投决策模型,提升供应链管理执行能力。完成内部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推广应用ERP、MES系统,建成工业互联网生态架构,持续优化TBM智能辅助掘进核心算法模型,构建信息化绩效管理链条闭环,加快信息化管理变革。


在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上见成效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上既要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更要形成吸引、培育和保留核心骨干人才的机制。中铁装备着力在用“人”上破冰。


坚持能上能下,中铁装备抓住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改革,制定所属单位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开展职业经理人公开招聘,集团公司和所属子分公司共10户40人全部签订聘任协议书和业绩责任书,开展年度和任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薪酬和实施聘任或解聘。


坚持能进能出,构建了人力资源池管理机制,首期选择3家试点单位,实施“调水工程”,每年按照其人力资源总量的5%~10%向公司范围内输送可供调配的人力资源,打破流动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了人力资源中心,对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等人员,动态调整进入人力资源中心,进行再培训、再学习,并通过考核重新匹配岗位或直接退出,进一步盘活内部人力资源。


同时,中铁装备全面推进市场化用人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岗位竞聘机制,开展第一批竞争上岗工作,设置竞聘岗位30个,打造了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赛马不相马,使更多有能力、有业绩、肯奋斗的优秀人才不断崭露头角,进一步健全人才选拔体系,优化岗位人员配置;公司发布了“墩苗育苗”实施方案,通过“选苗、育苗、用苗、管苗”,建立各层级、各业务方向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实施专项培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加快优秀年轻干部成长,主动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在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上见成效


充分激发人才资源的潜力、有效增强人才资源的活力动力,是中铁装备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中铁装备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激发全员活力,今年新制定了“全员绩效管理办法”,变以往的“员工绩效管理”为“全员绩效管理”,实现高层、中层、基层全覆盖,目前已经建成连接高层-中层-基层员工利益共生体。将员工绩效与从事项目和所在组织绩效强挂钩,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营造“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工作氛围,将员工绩效与从事项目和所在组织绩效强挂钩,同级别考核优秀员工与基本称职员工绩效收入差距将达3倍;中铁装备还采用了组织与员工绩效双优评价模式,优秀的组织产生优秀的员工。以业绩和结果为导向,在企业大力弘扬“功劳文化”,引导员工共同打造组织整体绩效。


积极开展中长期激励,公司所属设备公司作为中国中铁首家岗位分红试点,率先实施岗位分红激励,首期分红激励49位核心技术和市场经营员工共56.1万元,公司在专用设备业务板块推行“同心圆”激励计划,自筹配套资金,进一步打破身份限制、人数限制,将参与研发、经营开发的核心骨干员工纳入激励范围。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见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检验科技型企业市场化改革成果的试金石。


中铁装备建立了“七院两站三中心”技术创新平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9.02%,2021年开展科研项目109项,截至10月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7项,累计304项,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25项;2020年获中国专利银奖和优秀奖各1项,参与完成的《轨道交通大型工程机械施工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铁装备建立专业研发平台,重点围绕新材料技术、流体科学、智能化、未来开挖技术等基础共性技术与颠覆性技术进行攻关;公司掌握了直径2米到20米掘进机的研发技术,研制的“龙岩号”TBM为世界首台四代半盾构机,其搭载的高压水力破岩技术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发出不同断面以及土压、泥水、硬岩等不同适应性的领先产品,异形、硬岩掘进机等16项整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参编了所有国家和行业标准,荣获了行业首个“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特聘行业专家,整合创新资源,组建攻关团队,投入专项资金,按照集成产品开发模式进行项目化运作;创新激励机制,实行团队工资总额单列,设立专利证书奖和项目关键节点奖励,根据专利获取和任务关键节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激励。目前,已攻克了主轴承、减速机等掘进机行业“卡脖子”技术。同步推动成果转化,联合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孵化基础部件产业,推进产业化进程,打造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实施重点研发项目“揭榜挂帅”机制,2021年,中铁装备先行遴选出首批7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遴选项目的对外张榜,申报不设学历、职称和职务等门槛,通过完善配套激励措施,充分赋权项目负责人,并签署“军令状”限时攻关,开展“里程碑”节点考核激励,引导优秀技术人员积极承担科研项目,激发创造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见成效


中铁装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铁装备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修订了公司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践中还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党委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理清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等权责清单和职权边界,提高决策效率,增强市场化经营自主权。


特别是中铁装备根据企业特点,修订《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虑所属各单位党组织实际,采取差异化考核评比,调整和优化党组织设置,研究制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方案,推进“蜂巢式”党建再落地,确保党建融入生产经营见成效。


在鼓励大家拼搏努力的同时,中铁装备还制定《经营投资免责事项清单及实施办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鼓励敢想敢干的领导干部大胆实践、锐意进取,鼓励长期愿意“坐冷板凳”的研发人员勇于探索、攻坚克难。


倡导“守正创新、六廉兴企”廉洁文化理念,建立“六廉”工作室,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公司“蜂巢式”党建案例入选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并获2021年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改革永不止步,中铁装备将继续以“三个转变”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锐意进取,以扎实作风高质量地推进深化改革各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做“三个转变”践行和“科改示范行动”的排头兵,为打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品牌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打印
  • 推荐阅读 More
  • 点击次数: 36
    2024 - 10 - 01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气氛中,10月1日,举世瞩目的澳门大桥(原名澳氹四桥)落成典礼在濠江之畔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由中铁工业参建的连接澳门和氹仔的第四条跨海大桥——澳门大桥建成通车。该桥是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位于澳门友谊大桥东侧,横跨外港航道和澳门水道,将澳门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相连,是构建澳门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大桥主线全长3.085公里,其中跨海段长约2.86公里,主桥长1370米,设置通航孔桥两座,主跨280米,桥梁主体结构使用Q420、Q500及Q690等高性能桥梁钢,整体构造轻质高效,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在大桥建设中,中铁宝桥承担了南主桥和南引桥约3.7万吨钢结构生产制造任务。中铁九桥承担了互通立交钢箱梁制造及现场配合安装任务,钢梁总重约2.3万吨。通车前夕,澳门体育局举办“齐贺澳门大桥开通健步行”活动。万余名澳门市民以步行的方式从大桥南引桥处出发,行至北引桥位置再折返至南引桥起点。技术攻坚 结构之难澳门大桥为大跨度内倾式钢桁-钢箱组合连续梁结构体系。这种新型结构,提高了整座大桥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但也给钢梁制造安装带来了许多新挑战和新考验。在大桥建设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中铁宝桥项目团队针对内嵌弦杆钢箱梁和镂空式横联上弦块体的复杂构造,通过合理的块体划分、工装设计、焊接顺序、翻身调位及涂装前置等技术,改善了构件的焊接位态,避免了细长构件的施工难题;针对内倾式钢桁钢箱组合梁多节间大节段特殊结构研发了整体制作加预拼装一体化制造技术、多点三维关系测量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单构件精度分析和构件间模拟搭载分析,解决了上下层结构的双层空间定位难题,攻克了结构制造难题。在钢箱梁制造过程中,中铁九桥项目团队创造性采取将“无码拼装+反变形”工艺应用到钢箱梁板单元的双拼工序和节段总拼工序中,有效控制板单元双拼的焊接收缩、变形,为钢箱梁节...
  • 点击次数: 35
    2024 - 08 - 02
    从提前23天,完成正线首铺段节点目标,到提前45天,超前进入建造第三阶段,“一带一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上(以下简称马东铁项目),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为其量身定制的CCPG500A型多场景智能铺轨机组“鹏来号”持续提速。截至目前,钢轨铺设超200公里,全线进度条突破1/3。马东铁项目起自吉兰丹州终到雪兰莪州,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横穿马来半岛,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纵贯马来西亚南北,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项目落成后,不仅将串联起马来西亚东西两岸的经济中心,更填补了东西海岸间没有贯通铁路的空白。“鹏来号”主要由钢轨拖拉车、主机、牵引动力车、枕轨运输列车、运枕龙门吊、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最大件主机长30.7米、宽3米、高5米,重108吨。该铺轨机组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布枕精度好、施工效率高、铺设线路质量好、曲线适应力强等优点。一是强适应性,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拆解运输,适用于东海岸铁路多场景轨枕铺设。二是高智能化,智能走行系统可自动识别线路并调整走行方向,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可自动报警并显示发生故障的部位或元器件。三是技术硬核,运枕台车采用激光测距互锁技术,可高效辅助极限位置的台车,把控走行速度和距离,最大程度预判并降低高速运行时的各项风险。
  • 点击次数: 10
    2024 - 07 - 18
    7月17日,广东省珠海市交通大动脉——珠海隧道工程迎来新进展,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与中铁隧道局联合研制的超大直径(15.01米)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拓号”顺利到达接收井,标志着珠海隧道工程北线盾构隧道贯通。珠海隧道项目紧邻珠海大桥南侧,全长大约5千米,其中盾构施工段为2.93千米。隧道最大埋深达35米,设计为双向6车道。穿越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涵盖了淤泥质粉质黏土、中粗砂层以及强风化花岗岩,为典型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结构。孪生兄弟出战中铁装备为该项目量身打造了两台直径达15.01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拓号”(中铁1088号)和“奋进号”(中铁1099号)。此次左线贯通的“开拓号”,搭载了伸缩式主驱动气垫直排掘进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了破岩轴承偏载、堵仓滞排等难题,为过江隧道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开拓号”于2022年3月4日下线,5月28日进场组装,设备全长123米,重4200吨,仅盾构刀盘就重达600吨,于2022年11月17日始发,自西向东穿越珠江磨刀门水道入海口。珠海隧道工程北线盾构隧道的贯通,为我国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穿江越海施工提供了有益探索。工程建成后,将与现有的珠海大桥共同构成珠海市东西向的复合通道,形成水上水下桥隧并行格局,成为珠海大道的“咽喉要道”,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点击次数: 140
    2024 - 06 - 30
    6月30日,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项目正式建成通车。东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长24公里,30分钟内即可通达。深中通道项目全长约24.03公里,是集“桥、岛、隧、地下互通”为一体的世界最大跨海集群工程。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承制了该项目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包括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西泄洪区非通航孔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匝道桥及附属设施,全长7.24公里,钢结构总重约18.3万吨,以世纪工程献礼建党103周年。探索,走在前列!中铁山桥构建了以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iBIM)为核心,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化焊接管理系统(iWeld)、数控设备数据采集系统(DNC)等系统信息集成的管理系统,通过基于BIM技术的钢箱梁智能设计,实现BIM制造模型信息管理、BIM制造模型工艺设计信息自动抽取、BIM设计模型轻量化、工艺设计3D仿真、产品数据管理等功能,全面提升钢箱梁建造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中铁宝桥研究并应用“跨海集群工程桥隧钢结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以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项目暨“一中心、三示范”规划为抓手,打造了以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以及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为核心的“四线一系统”智能设备集群,使板单元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到100%,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智能喷砂效率相比于传统手工喷砂效率提升5倍,全面提升钢箱梁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攻坚,迎难而上!该项目钢箱梁种类多、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围绕解决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损伤等行业共性难题为突破点,中铁山桥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工艺、新装备,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焊缝质量稳定,平均一次探伤合格率99.9%以上,顶板U肋全熔透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大于98%(超出项目...
  • 点击次数: 367
    2024 - 04 - 24
    格鲁吉亚时间4月23日,伴随着清脆的岩石破碎声,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联合中铁隧道局共同研制的全球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高加索号”顺利破洞而出,此次贯通标志着为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隧道量身打造的TBM圆满完成了掘进任务,并较总体施工计划提前30天。该设备开挖直径15.08米,全长182米,总重量3900吨,最大推力2.26万吨,总功率9900千瓦,是目前世界最大单护盾硬岩掘进机,采用中国设计、中国标准,由中国独立制造。格鲁吉亚KK公路主隧道区间全长9068米,应急隧道全长9062.18米。其中,主隧道采用“高加索号”TBM独头掘进。隧道最大埋深1121米,普遍在600米以上,岩性以凝灰岩,泥灰岩为主。针对该项目长距离、大埋深带来的施工难题,设计团队首次在TBM上采用同步掘进拼装技术,并配备了主动铰接、双向旋转刀盘、双速减速机等针对性设计,能够实现主机姿态的精确调整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快速脱困,同时能够确保在良好围岩下的高效掘进施工。掘进期间,最高日进尺20米、最高单月进尺426米。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隧道项目位于格鲁吉亚北部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是连接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周边国家的重要通道,在线路中部的古多里山区冬季多雪,雪崩频发,降雪常常造成交通连续中断,最长超过二十天,给区域交通运输造成极大不便。新建KK公路隧道从古多里山脊底部穿过,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古多里山区冬季交通中断的问题,可以有效保障当地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
联系我们
电话:010-83777766

传真:010-83777766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西路10号院5号楼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